升职最慢的红军师长,20年从未上升一级,55年授衔时难倒罗荣_刘子奇_革命_团长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7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13

1955年,军衔授衔仪式开始之前,彭德怀和罗荣桓在授衔的问题上却犯了难。当时,他们评定军衔的标准除了入党时间,为党做的贡献之外,还有就是在战争时期都担任过什么职位,按理说评定这些是很简单的,可就有一些很特殊的人,让大家无从下手,比如刘子奇。

刘子奇参加红军第二年就当了师长,之后还参加了长征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,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。

按照常理来说,凭借这些功绩他最起码能被授予大将军衔,可罗荣桓为何会在他的问题上犯难呢?

原来,

在之后的二十年里,刘子奇的职位从未上升过一级,被称为是升迁最慢的红军师长

展开剩余89%

那么,如此战功赫赫的师长,为何在之后的二十年里从没升过职?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?最后又会被授予什么军衔呢?

悲惨童年,成就可塑之才

刘子奇,出生于湖南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,从小家境就不好,一家人靠种地为生。可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里,地主横行霸道,欺压百姓,父母在这样的环境下双双离世,刘子奇被迫成了家里的顶梁柱。

在如此困难的生活面前,小小年纪的刘子奇从来都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苦,他只想多挣点钱去照顾残疾的哥哥和年幼的妹妹们。可天天遂人愿,在刘子奇19岁那年,家乡闹了灾荒,一家人被活活饿死,剩下的两个妹妹也被迫出嫁。刘子奇此时就像是一个孤儿,四处流浪讨饭吃,而在流浪的途中,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刘子奇的命运。

当时,全国上下都处在革命的热潮中,五四运动也随之爆发,刘子奇就在这个时候意外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,为了救国救民,他义无反顾参加了工人运动。在这之后,他的革命事业就正式开启,很快便凭借优秀的表现成了工人代表。

组织上得知了刘子奇的英勇事迹之后,觉得他是一个可塑之才,便决定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正式加入党的那一天,刘子奇面对庄严神圣的党旗,坚定了宣读了誓词。这一天,想必刘子奇一辈子都不会忘。

加入党之后没多久,刘子奇便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。当时,蒋介石叛变革命,四处屠杀共产党,导致我党很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刘子奇冒着生命危险接受了组织的安排,开始在农村开展革命,组织农民建立赤卫兵,这其中就包括他的家乡湖南。

来到湖南老家之后的刘子奇,开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,很快就组建了一支浏阳赤卫队,而刘子奇自然而然当了赤卫队队长。身为队长的刘子奇自知身上的担子有多重,所以在农村搞武装斗争的这些年里,他一直尽心尽责,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苦,积极为革命做贡献。

很快,他就凭借自己超强的武装领导能力,

成为了浏阳赤卫军第二师的师长

,此时的他才22岁。如果当时按照这个速度发展,刘子奇的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,可他为什么就停滞不前了呢?

多次放弃大好前途,投身学校

原来,就在他辉煌的时候,他却提出要去学习理论知识,这在当时可是不多见的。但他觉得:

实践虽然重要,可理论知识一样不可或缺,不然在战场上两个作战图都看不懂,怎么打仗!

虽然这个决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,可最后他还是义无反顾放弃大好前途,来到了随营学校学习。知道自己的底子比不上别人,所以平时学习的时候他就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的努力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最后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。

毕业回到部队的刘子奇,担任了红军团长,比之前的师长职位要低,可刘子奇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,因为

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

的。

不出大家的意料,重回部队的刘子奇,将在学校学习的军事知识都用到了战场上,打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胜仗。凭借这些战绩,

组织上再次将刘子奇升任为师长

,本以为他之后会步步高升。谁知,在之后的反围剿战斗中,

他又从师长掉到团长,再从团长升为师长

,如此反反复复,最高的职位也只到师长。

这又是为什么呢?原来一切都和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有关系。

参加革命的这些年里,刘子奇一直淡泊名利,从不在意自己的职位有多高,只要能为革命做贡献,他就很开心了。所以平时组织上有什么表彰活动啥的,他都会极力推荐自己的下属去争取,到最后功全落在别人身上,而过都自己承担了。

有一次反围剿战斗中,刘子奇下达的命令被手下的一个团长传递错了,最后导致我军部队伤亡惨重。看着懊悔不已的团长,刘子奇于心不忍,就承担下了所有的过失,因此被组织上再次降为团长,还在领导面前做了检讨。

再次被降为团长的刘子奇,一如往常的平静,他没有一丝埋怨,反而在之后的战场上又凭借自己的战斗经验升为了师长。

时间很快来到1934年,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,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之路。

在长征期间,刘子奇曾多次在团长和师长之间徘徊,

一些战友都看不下去,劝他去找找首长,可刘子奇却不以为然,只微微一笑,在他的心里好像只有学习和战斗。

部队很快到了甘肃,

可就在前往延安的时候,刘子奇再一次做出了惊人的决定,到红军大学学习,

继续拓展自己的军事理论知识。这个时候,有更多的人劝他:“

这个时候你为什么又放弃大好前途呢?可惜不可惜啊!

”可刘子奇坚定地说:“

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打更多胜仗,名利这些我不在乎,谁愿意当就当吧。”

就这样,刘子奇来到了大学进修。而在他进修的这段时间里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刘子奇接到组织的命令,被任命为359旅参谋长,开始了抗日战争。

在抗战期间,刘子奇一直低调行事,所有的晋升机会,他都让给别人,而自己只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。他带领战士们和日军展开殊死搏斗,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,多次攻下日军城池。在这期间,他几次经历生死,可都无所畏惧,组织上也凭借他的表现,调任他为晋中军区副司令。

后来,他又参加了百团大战,还带领战士们开荒种田,解决了老百姓不少的困难。可就在大家以为他稳定的时候,他又做出了惊人的决定,再次进入了学校学习。最后,导致他的很多部下都在战场上立下大功,而他一次次的到学校学习,错过了一次次晋升的机会。

在评级上犯了难

解放战争时期,刘子奇又被组织调到东北战场上,在这里他参加了大大小小多次战役,几乎每一次都是大获全胜。辽沈战役中,他更凭借英勇的作战精神,立下赫赫战功,为解放东北立下汗马功劳,又一次担任了师长。

可直到解放战争结束,刘子奇的职位始终是师长,这样的例子在战争时期真的是不多见的。如果换到其他人身上,估计早就去找首长理论了,可放在刘子奇的身上,他却觉得无所谓。因为,在他心里始终觉得自己和别人差了一节,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。

时间来到1949年,新中国成立,刘子奇被组织调到湖南军区,当了参谋长,然而这并不是他战斗生涯的终点,而是又一次战斗的起点。
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,刘子奇响应国家号召,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,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。在朝鲜,他将毕生所学全用在战场上,即便受伤也坚持战斗,直到战争结束。

回到祖国的刘子奇,担任了广东军区副司令员,自此,刘子奇才算真正过上了安稳的生活。他的前半生可以说一直是在学习和战斗中度过,如果不是他一次次放弃晋升的机会,在之后授衔的时候,罗荣桓也不会因为他的军衔而如此犯难。

当时,他们在讨论刘子奇军衔的时候,出现了很多分歧,有人认为:

刘子奇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,理应评为中将或者上将军衔,毕竟之前被破格录取的人也有不少

;可也有人认为:

他从1930年到1949年,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,都没有升过一级,少将军衔足以。

罗荣桓也不是没有想过,可他的很多部下都被评为中将或者上将了,要是把他评为少将似乎有些不合适。关于这个问题,最后甚至惊动了毛主席,在毛主席的建议下,罗荣桓找到了刘子奇本人。

刘子奇见罗荣桓如此为难,很大方的说:“

什么军衔都可以,这些都无所谓的,只要组织上承认我的功绩就行了。

”就这样,最终

刘子奇被评为了少将军衔,

此外他还荣获了

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等

刘子奇一生淡泊名利,他这种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!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